在 Redis 里,所谓 SETNX,是「SET if Not eXists」的缩写,也就是只有不存在的时候才设置,可以利用它来实现锁的效果,不过很多人没有意识到 SETNX 有陷阱!
比如说:某个查询数据库的接口,因为调用量比较大,所以加了缓存,并设定缓存过期后刷新,问题是当并发量比较大的时候,如果没有锁机制,那么缓存过期的瞬间,大量并发请求会穿透缓存直接查询数据库,造成雪崩效应,如果有锁机制,那么就可以控制只有一个请求去更新缓存,其它的请求视情况要么等待,要么使用过期的缓存。
大家可以看一下我的博客请求响应头,有这么一行 server: nginx,说明我用的是 Nginx 服务器,但并没有具体的版本号。由于某些 Nginx 漏洞只存在于特定的版本,隐藏版本号可以提高安全性。这只需要在配置里加上这个就可以了:
server_tokens off;
本文提到的一些 Nginx 配置,需要较高版本 Linux 内核才支持。在实际生产环境中,升级服务器内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但为了获得最好的性能,有些升级还是必须的。很多公司服务器运维和项目开发并不在一个团队,一方追求稳定不出事故,另一方希望提升性能,本来就是矛盾的。好在我们折腾自己 VPS 时,可以无视这些限制。
HBase的下载地址:http://mirror.bit.edu.cn/apache/hbase/
Hadoop的下载地址:http://mirror.bit.edu.cn/apache/hadoop/common/
# zookeeper中使用的基本时间单位, 毫秒值
tickTime=2000
# zookeeper集群中的包含多台server, 其中一台为leader, 集群中其余的server为follower.
# initLimit参数配置初始化连接时, follower和leader之间的最长心跳时间.
# 此时该参数设置为5, 说明时间限制为5倍tickTime, 即5*2000=10000ms=10s.
initLimit=5
互联网早在几年前就已进入Web 2.0时代,对后台支撑能力的要求,提高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。在这个演化过程中,缓存系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。运维进化到今天,已经不是重复造轮子的时代。所以,我们在架构优化和自动化运维中,可以尽可能地选用优秀的开源产品,而不是自己完全从头再来(各种技术geek除外)。
1、折腾codis集群已经快两个月了,感谢一直以来codis的作者刘奇和黄东旭的耐心支持,在这里给你们点个赞,现在我司已经有一个业务跑在了codis集群上,目前只是切了整个业务的10%的量,预计下周会全量切到codis上,这个时候大家肯定特别想知道codis稳定吗?有没有什么bug啊,你想知道的也是我想知道的,搞起吧,用了才知道,反正目前我们这没发现啥问题,一些小的问题已经及时联系作者改掉了,好吧,不扯淡了,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帮助想了解codis的初学者快速部署(官方的部署文档对应运维知识弱一点的童鞋看来还是有点费力)还有就是给自己做一个备录以便后期集群的部署。
# Example sentinel.conf
# port <sentinel-port>
# The port that this sentinel instance will run on
port 26379
#指定sentinel使用的端口,不能与redis-server运行实例的端口冲突
# Redis configuration file example.
#
# Note that in order to read the configuration file, Redis must be
# started with the file path as first argument:
#
# ./redis-server /path/to/redis.conf //启动redis服务
# Note on units: when memory size is needed, it is possible to specify
# it in the usual form of 1k 5GB 4M and so forth:
#当你需要为某个配置项指定内存大小的时候,必须要带上单位1k后者1kb,且大小写通用
文件路劲: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
继续阅读
INPUT:主要与想要进入我们 Linux 本机的封包有关; OUTPUT:主要与我们 Linux 本机所要送出的封包有关; FORWARD:这个咚咚与 Linux 本机比较没有关系, 他可以『转递封包』到后端的计算机中, 与下列 nat table 相关性较高。
在实际应用中,我们可能需要获取用户的ip地址,比如做异地登陆的判断,或者统计ip访问次数等,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request.getRemoteAddr()就可以获取到客户端ip,但是当我们使用了nginx作为反向代理后,使用request.getRemoteAddr()获取到的就一直是nginx服务器的ip的地址,那这时应该怎么办? 继续阅读
每个请求按时间顺序逐一分配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,如果后端服务器down掉,能自动剔除。
指定轮询几率,weight和访问比率成正比,用于后端服务器性能不均的情况。